同济学子锐评中国汽车逐浪“全球化”

作者:行情 栏目: 资讯 发布: 2023-09-14 10:06:02 阅读: 买帖  | 举报

    “竞争应该激励我们前进,而不是吓倒我们。”近日,在2023德国慕尼黑车展上,面对来自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,德国总理朔尔茨为德国车企加油打气。

  从比亚迪海豹在欧洲上市,阿维塔12全球首发,零跑带来LEAP 3.0智能电动技术,到宁德时代展出神行超充电池,地平线展示历程、征程系列智能驾驶计算方案等,不难看出,中国车企在慕尼黑车展表现出了足够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。

  本期“青年说”邀请4位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的同学,请他们谈一谈从最早的“市场换技术”,到如今的电动化时代,中国汽车品牌打出“技术输出”牌,会对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带来哪些改变。

zX.DZpyFJ.com

  技术输出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 

  张浩森(硕士生)

  方向:自动驾驶规划与控制

  从技术引进到技术输出,是中国汽车产业顺应“新四化”(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、共享化)要求,不断发展的结果。对于我这样一个本科学习新能源、研究生学习自动驾驶的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来说,这一转变的出现,意味着我所学习的领域大有可为,中国汽车产业大有前途。

  “新四化”首先是电动化,对新能源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,一方面顺应了“双碳”目标要求,缓解能源安全风险;另一方面,用技术走出国门,标志着我国新能源产业链日趋成熟。

  随着中国新能源企业逐渐壮大,核心技术实力开始显现,他们与国际汽车巨头的合作也日渐紧密。中国慢慢摆脱以前只提供市场环境的角色,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了技术输出,这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  到了2023慕尼黑国际车展,中国车企的产品和技术实力得到了更多关注,尤其是中国智能电动汽车,成为各方重点关注、分析的明星车型,这在以前并不多见。

zX.DZpyFJ.com

  电动化为智能化和网联化奠定基础,进而为汽车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。比如智能座舱,涉及到娱乐、办公、生活等,为消费者带来了新体验。对于车企和汽车工程师来说,“新四化”将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。

  顺应“新四化”发展,勇于挑战的企业会有更多的市场;汽车工程师的概念范围不断扩宽,交叉学科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;快速发展的行业要求更强的学习能力、更宽的学习范围和终身学习。未来,我希望有机会投身到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征途中。

zX.DZpyFJ.com

  新旧势力形成合力,加速全球汽车产业重塑 

  梁凯冲(博士生)

  方向:智能电动车辆轨迹预测与规划

  恰逢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汽车工业已由基础薄弱时的“市场换技术”,逐步迈向自主掌握核心技术,在电动化、智能化领域“技术换市场”的新阶段。

  在国家大力倡导和扶持下,各大车企和高校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力度,已形成新能源弯道超车、智能化建立新赛道、中国技术“反哺”全球的新局面,加速了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塑。

  “技术输出”案例不断涌现:雷诺牵手吉利,助力吉利新能源技术向欧洲输出,并加速打开欧洲市场;大众汽车增资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,不仅是对小鹏电动化、智能化技术研发的认可,也是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输出的又一典型案例。

  在2023上海国际车展上,梅赛德斯-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体验腾势D9,宝马董事长齐普策参观长城欧拉,丰田副社长中岛裕树观摩红旗L5……

  以上种种现象,都反映出中国自主品牌在核心技术、产业链发展和品牌塑造上的成绩,中国汽车人用行动兑现了厚积薄发的意义。

zX.DZpyFJ.com

  青年兴则国家兴,保持“技术输出”的可持续性,由汽车制造大国步入制造强国,仍需投身汽车产业的广大青年坚持自主创新、攻坚克难,在补齐自身短板的同时,不断巩固在电动化、智能化领域的领先优势。

  中国人能造好车,中国车也能走向全世界 

  饶宗昕(本科生)

  方向:车用动力(新能源方向)

  中国汽车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时,德国、日本、美国等国就已经是汽车工业强国。改革开放以来,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合资、合作等方式实现了技术引进,学习先进造车技术,积累创新能力。

zX.DZpyFJ.com

  21世纪,世界各国都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发展期。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,在新能源时代扭转了传统汽车的落后形势,在新能源电池、自动驾驶等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,领跑全球。

  新能源汽车时代,我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自主汽车品牌,传统汽车制造商在向新能源方向转型的同时,积累了诸多前沿的核心技术。各大车企创新实力不断提升,越来越多的创新技术走出国门,我国逐渐从一个技术引进国转而成为技术输出国。

  从比亚迪到吉利汽车,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车企带着技术“出海”;越来越多国际知名老牌车企也来到中国,希望与中国车企达成合作,共享技术成果,互利共赢。

  从技术引进国摇身一变成为技术输出大国,是对我国过去十年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肯定,技术输出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常态。中国人能造好车,中国车也能走向全世界。

  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,身为“同济汽车人”,我们应当义无反顾地投身中国汽车工业,为技术创新提供力量,助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明天。

  通过双向合作交流,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高声誉 

  方培元(博士生)

  方向:自动驾驶决策规划与控制

  中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,庞大的需求基础和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汽车厂商设立合资公司,但其技术研发核心部门大多未设立在中国。

  面对核心技术的国外垄断和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,早在2001年,科技部围绕新能源汽车确立了“三纵三横”(燃料电池汽车、混合动力汽车、纯电动汽车三种整车技术为“三纵”,多能源动力总成系统、驱动电机、动力电池三种关键技术为“三横”)的总体研发布局,拉开了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序幕。

  通过“换道超车”,在全球汽车行业面临技术革新和转型升级挑战的今天,中国车企厚积薄发。2023年第一季度,中国汽车出口量首度成为世界第一。同时,凭借“三电”、智能网联等技术的全面领先,中国汽车品牌实现了从“低价换市场”到“高质赢市场”的飞跃。

  尽管中国汽车品牌出口仍面临品牌认知度低、贸易壁垒较高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与挑战,但我相信,通过持续的先进技术研发和双向合作交流,中国车企将推动汽车产业的全面升级,并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高声誉,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“汽车人的中国梦”“中国人的汽车梦”。

    王志远 来源:中国青年报